close

地方中心/綜合報導



在旗尾開藥膳餐廳的民眾黃飛龍,夜夜被「牛叫聲」吵得睡不著,循聲發現原來是噴水池內有「亞洲錦蛙」。這則新聞見報後,很多人都好奇「錦蛙」與「牛蛙」有何不同,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表示,亞洲錦蛙真正的名稱為「花狹口蛙」,推測可能是從高雄港入境,或是人為棄養。

楊懿如接受《ETtoday新聞雲》訪問時表示,亞洲錦蛙(Kaloula pulchra)的具有毒性,原先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一帶,台灣最早在高雄林園鳳山水庫一帶發現,但為何會進到台灣原因不明。

她表示,亞洲錦蛙的適應能力相當好,隱密度也夠,又因為「嘗起來味道不佳」,目前只知道眼鏡蛇是其天敵,但競爭力強大到繁殖量已漸取代原生種,對生態危害極大。

楊懿如也特別提供照片,可以看出這種蛙類外型特徵是背部有一個深棕色像花瓶的三角形斑,指(趾)端方形平切狀,雄蛙有單一外鳴囊,叫聲是短促低沈的「磨-磨」,雄性亞洲錦蛙身長約6公分,雌蛙約7公分。

轉載自~ ETtoday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生活用品產業報導 的頭像
    生活用品產業報導

    生活用品產業報導

    生活用品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