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工商時報【記者鄭淑芳╱台北報導】
鴻海首季每股稅後盈餘僅1.4元,與外資圈之前預估1.8-2.5元差距甚遠,衝擊昨(30)日一價跌停92.4元到底,收盤跌停委賣張數還高掛11.6萬張賣不掉,單日市值一天蒸發737.54億元,比昨日台股總成交值701.71億元,還多出5%。
鴻海第1季營收創下歷史次高佳績,加上日前蘋果公佈的第1季財報相當亮麗,使得市場對於鴻海首季獲利表現原本還寄予厚望,但上周六鴻海公佈的財報卻讓市場跌破眼鏡,受到富士康虧損及大陸工資調漲的衝擊,鴻海首季每股稅後盈餘僅來到1.4元,遠低於外資圈的低標1.8元,且差額達到逾2成,昨日失望性賣壓湧現,開盤即跳空跌停92.4元,由於全場跌停委賣張數近10萬張,使得跌停板始終無法打開,收盤前跌停委賣張數還增加至11.6萬張。
先前看好鴻海的外資,昨日也是大舉出貨,經統計光是來自外資的倒貨張數就達到10,800張,佔昨日總成交量21,795張的49.55%,若再加上投信的賣單969張,佔比就達到58.44%,顯示昨日超出半數的賣單都是由法人賣出。法人指出,由於昨日鴻海的成交張數僅21,795張,但昨日跌停委賣的張數仍高達11.6萬張,股價估算恐還有1根跌停附近的空間要消化,再加上技術線型明顯破底,短期股價恐由空方掌握優勢。
鴻海在3月29日當天,曾爆出12.1萬張大量上漲3元收116元,當天外資買超5.48萬張,鴻海這波賣壓何時能消化完,讓股價儘速止跌,恐怕要是要看外資或公司派的態度。但鴻海首季獲利遠低於預期,逼得外資也不得不相繼調降評等。
轉載自~ 中時電子報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